國立嘉義大學100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25630003上課學制進修碩士班
課程名稱學校、家庭與社區關係研究 School, Family and Community Relationships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何祥如(幼教系)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幼研碩專班1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教育館 B03-315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N/A晤談時間星期2第7節~第8節, 地點:B03-508 星期3第5節~第6節, 地點:B03-508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0025630003
備 註2011.12.15網路公告暫定版.任課教師保有 增刪及修改本大綱之權.

◎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課程規劃之重點,主要以強化學生教保理論運用與實務推展能力,同時增強學生對幼兒教
保議題批判與反思能力;也重視學生教保相關領域之研究能力,進行一系列之課程編排。
◎核心能力關聯性
1.具備幼兒教育與保育的專業知能4 關聯性稍強
2.強化幼兒教保學術研究能力4 關聯性稍強
3.奠定理論運用與實務推展的能力4 關聯性稍強
4.培養對幼兒教保議題批判反思能力5 關聯性最強
◎本學科內容概述:
1. 本課程以發表於學術期刊及專書之相關論文與研究為指定教材,透過講述、討論、小組報告與心得分享等方式,有系統地探索社區、家庭與學校間的互動與交互影響,以達成本學科之目標。
2. 課程進行中將視需要安排各種隨堂活動與作業,而隨堂活動是無法在課後、課外彌補的。因此,同學們必須準時出席、預習教學內容並主動積極參與課堂上的活動,以獲致最佳的學習效果。另外,根據幼教系94.8.2系務會議討論決議,學生缺席超過6節課者(遲到以缺席論),其學期總成績以不及格論。
◎本學科學習目標:
1.增進對家庭、學校與社區關係之意義與重要性之認識
2.增進對家庭、學校與社區關係之理論與概念的認識
3.增進對家長參與學校教育、學校與社區及家庭合作之策略的了解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本學期課程簡介1.課程方向與教材簡介
2.家庭、學校與社區關係概說
講授。
02
家庭、學校、社區的意義1.家庭的定義與概觀
2.社區的概念與理論
講授、討論、報告。
03
學校與家庭的連結1.生態系統理論
2.實例研討
講授、討論、報告。
04
家長參與1.家長參與的意義
2.實例研討
討論、報告。
05
影響家長參與的因素 I1. 階級因素
2. 性別因素
3. 族群因素
討論、報告。
06
影響家長參與的因素 II1.學童年齡因素
3.其他因素
討論、報告。
07
親師關係的潛在障礙1.有哪些障礙?
2.障礙的成因
3.如何克服障礙
討論、報告。
08
親師合作 I1. 學童家庭背景的影響
2. 社區文化的影響
討論、報告。
09
親師合作 II1. 親師會議
2. 家庭訪視
討論、報告。
10
親師合作 III1. 家長參與-擔任義工
2. 家長參與-參與決策
討論、報告。
11
期中回應與討論期中回顧與省思討論。
12
學校與外部環境的連結關係1.外部環境的意義
2.學校與外部環境的分析
討論。
13
學校社區合作相關研究與策略 I相關研究研讀與討論討論、報告。
14
學校社區合作相關研究與策略 II相關研究研讀與討論討論、報告。
15
學校社區合作相關研究與策略 III相關研究研讀與討論討論、報告。
16
學校社區化之理念與相關理論1.學校社區化
2.社區學校化
討論、報告。
17
期末報告學生期末口頭報告報告。
18
其他議題其他相關文獻評析講授、討論。
◎課程要求:
(Space)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35%
書面報告35%
口頭報告3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1.林明地(2002)。學校與社區關係。台北:五南。
2.邱書璇譯(1996)。親職教育:家庭、學校和社區關係。台北:揚智。
3.Bagin, D., & Gallagher, D. R. (2001). The school and community relations (7th ed.). Boston: Allyn & Bacon.
4.Buzzell, J. B. (1996). School & family partnerships: Case studies for regular and special educators. Albany, NY: Delmar Publishers.
5.Henry, M. E. (1996). Parent-school collaboration: Feminis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s and school leadership.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6.Hornby, G. (2000). Improving parental involvement. London: Cassell.
7.Hull, G., & Schultz, K. (Eds.). (2002). School's out! Bridging out-of-school literacies with classroom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8.Schmidt, P. R. (Ed.). (2005). Preparing educators to communicate and connect with families and communities. Greenwich, CT: Information Age Publishing.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