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論文(共計26筆) |
序號 | 學年度 | 學期 | 年度 | 月份 | 作者 | 題目 | 通訊作者 | 作者順位 | 發表性質 | 會議論文集或研討會名稱 | 地點 |
1 | 089 | 1 | 2001 | 1 | 劉馨珺 | 論宋代「獄訟」中「情理法」的運用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法制史學生論文發表會 | 政大法學院會室 |
2 | 091 | 1 | 2003 | 1 | 劉馨珺 | 〈從墓誌銘談地方官的赴任〉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宋代墓誌史料的文本分析與實証運用國際學討論會 |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 |
3 | 092 | 1 | 2004 | 1 | 劉馨珺 | 從生祠立碑談唐宋地方官的考課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東亞教育與法制研究的新視野 | 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 演講廳 |
4 | 095 | 2 | 2007 | 7 | 劉馨珺 | 宋代判決斷由中「檢法擬筆」的原則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2007年浙江大學宋史青年學術研究會 | 杭州 |
5 | 097 | 1 | 2008 | 11 | 劉馨珺 | 孤幼檢校:宋代地方官與撫孤政策的執行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第二屆宋代學術國際研討會 | 嘉義大學 |
6 | 096 | 2 | 2008 | 3 | 劉馨珺 | 從《天聖令》談唐宋「關市」制度變革 | 是 | 第一順位 | 口頭發表 | 「宋史研究新視野研討會」 | 廣州中山大學 |
7 | 097 | 1 | 2008 | 8 | 劉馨珺 | 唐宋の保人について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東アジアの海域交流と日本伝統文化の形成」法文化班コラボレーション 「宋朝の法文化と経済制度」 | 日本東京 |
8 | 098 | 1 | 2009 | 11 | 劉馨珺 | 唐宋的關界:從《天聖.關市令》「應禁之地」談起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天聖令》國際學術研討會 | 師範大學 |
9 | 098 | 2 | 2010 | 3 | 劉馨珺 | 从唐代“生祠立碑”论地方信息法制化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中国中古时期的文书传递与信息沟通 | 北京大學 |
10 | 099 | 1 | 2010 | 8 | 劉馨珺 | 宋代衙門的放告與保人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中国十至十三世纪历史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 | 武漢大學 |
11 | 099 | 2 | 2011 | 2 | 劉馨珺 | 唐律與唐代獄訟保人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秩序‧規範‧治理——唐律與傳統法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 政治大學 |
12 | 099 | 2 | 2011 | 4 | 劉馨珺 | 宋元之際士大夫的仕與隱──以陳著(1214-1297)為例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第二屆海峽兩岸“宋代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 | 台北 |
13 | 099 | 2 | 2011 | 6 | 劉馨珺 | 李心傳與《建炎以來繫年要錄》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2011年度宋遼金元史研究會國際學術大會「《宋史筌》받 再評價」 | 韓國.首爾 |
14 | 101 | 1 | 2012 | 11 | 劉馨珺 | 過關:唐宋官員出入任所的規定與路途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唐宋變革」研討會 | 政治大學 |
15 | 101 | 2 | 2013 | 3 | 劉馨珺 | 唐宋職制律令與司法審判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中華法系與儒家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 台灣大學 |
16 | 101 | 2 | 2013 | 6 | 劉馨珺 | 唐宋的「過關」與「禁地」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7-16世紀中國南部邊疆與海洋經略研課題組學術研討會 | 廣州 |
17 | 103 | 1 | 2014 | 12 | Hsin-Chun Liu(劉馨珺), Pei-Lun Lee and Min-Lan Fan | Application of Gis: A New tool to Explore the Administration and Life of the Local Officers of Tang-Song Dynasty | 是 | 第一順位 | 壁報發表 | ICCE2014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in Education | 日本,奈良 |
18 | 102 | 2 | 2014 | 7 | Liu Hsin-Chun(劉馨珺) /Huang Kuo-Hung | Application of GIS: A New Tool to Explore the Tong Militia in Song Dynasty (960-1278) and in a Case of the Batu Caves Turmoil (1206-1211) | 是 | 第一順位 | 口頭發表 | EACS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 20th BIENNIAL CONFERENCE | Braga and Coimbra, PORTUGAL. |
19 | 104 | 1 | 2015 | 11 | 李佩倫 、劉馨珺 、黃國鴻 、蔡忠道 | GIS應用於宋朝生祠立碑之研究 | 是 | 第二順位 | 書面發表 | 數位人文數位典藏國際研討會 | 國立台灣大學 |
20 | 105 | 1 | 2016 | 11 | 劉馨珺 |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GIS-media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 case of mobile learning | 是 | 第二順位 | 書面發表 |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nov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ngineering(ICICE) | 西安 |
21 | 105 | 1 | 2016 | 11 | Kuo-Hung Huang; Hsin-Chun Liu | Hsin-Chun Liu,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GIS-mediating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 case of mobile learning | 是 | 第二順位 | 書面發表 | 201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Materials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CAMSE) | 中國西安 |
22 | 104 | 2 | 2016 | 6 | 劉馨珺 | 從訟師到師爺─宋代打官司走後門探析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通過法律看東北亞史 | 韓國大邱 |
23 | 106 | 1 | 2017 | 11 | 劉馨珺 | 從「為人興利判」論唐判的生活法令與法律知識──附述台灣「唐律研讀會」近三年活動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第三届“中國法律史前沿問題”暨《法律史譯評》創刊五週年國際學術會議 | 福建廈門 |
24 | 105 | 2 | 2017 | 3 | 劉馨珺 | 評論:〈楊曉宜解讀:《文苑英華.判.刑獄門》「犯徒加杖判」〉
| 是 | 第一順位 | 口頭發表 | 唐律研讀會:唐判解讀 | 台北市 |
25 | 107 | 1 | 2018 | 11 | 劉馨珺 | 嘉義師範學校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邁向教育4.0─智慧學校的想像與建構 | 台北市 |
26 | 106 | 2 | 2018 | 7 | 劉馨珺 | 從唐代「擬判」論法律教育──以《文苑英華》為主 | 是 | 第一順位 | 書面發表 | 求實與創新:第六屆中國中古史前沿論壇暨全球史視野下的嶺南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 廣西桂林 |
專書著作(共計18筆) |
序號 | 學年度 | 學期 | 年度 | 月份 | 作者 | 書名 | 出版社 | 國際標準書號 |
1 | 081 | 1 | 1993 | 1 | 劉馨珺 | 南宋荊湖南路變亂之研究 | 台灣大學文史叢刊 | |
2 | 087 | 1 | 1999 | 1 | 高明士主編 | 唐律與國家社會研究 |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 |
3 | 089 | 1 | 2001 | 1 | 宋代官箴研讀會編 | 宋代的法律與社會─《名公書判清明集》討論 | 東大圖書公司 | |
4 | 093 | 2 | 2005 | 7 | 劉馨珺 | 明鏡高懸:南宋縣衙的獄訟 |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 ISBN957-11-3945-9 |
5 | 096 | 1 | 2007 | 12 | 劉馨珺 | 明鏡高懸(簡體字版)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 978-7-301-1266 |
6 | 095 | 2 | 2007 | 7 | 高明士教授主編,劉馨珺與張崑將、陳俊強、顏尚文及張嘉鳳等人執筆 | 《中國文化史》劉馨珺:〈第六章:生活禮俗〉 | 五南圖書大專用書 | ISBN 978-957-11-4272 |
7 | 097 | 1 | 2008 | 12 | 范忠信、陳景良主編 | 《中西法律傳統》(第六卷):劉馨珺〈南宋獄訟判決文書中的“健訟之徒”〉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 978-7-301-13196 |
8 | 096 | 2 | 2008 | 7 | 朱瑞熙、王曾瑜、姜錫東、戴建國主編 | 《宋史研究論文集》劉馨珺:〈宋代峒丁的組織與運用〉 | 人民出版社 | ISBN 978-7-208-07961 |
9 | 098 | 1 | 2009 | 12 | 中國人民政法大學主編 | 百年回眸─法律史研究在中國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0-1460-6 |
10 | 099 | 1 | 2010 | 12 | 劉馨珺 | 『唐律』與宋代法文化 | 嘉義大學出版 | ISBN 978-986-02-6622 |
11 | 100 | 1 | 2011 | 12 | 鄧小南主編 | 文書. 政令. 信息沟通 : 以唐宋时期为主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19747- |
12 | 100 | 1 | 2011 | 8 | 鄧小南、楊果、羅家祥主編 | 宋史研究論文集 | 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6806- |
13 | 100 | 2 | 2012 | 6 | 第二屆海峽兩岸論文編輯小組主編 | 「宋代社會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 |
14 | 105 | 1 | 2016 | 12 | Hsin-Chun Liu, Pei-Lun Lee(Corresponding author) | Changing Humanities and Smart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 Discipline Wise Bentham | 978-168108-408-4 |
15 | 105 | 1 | 2016 | 12 | 2. Pei-Lun Lee, Hsin-Chun Liu(Corresponding author) | Changing Humanities and Smart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ies | Discipline Wise Bentham | 978-168108-408-4 |
16 | 106 | 1 | 2017 | 11 | 劉馨珺 | 《法律史評譯》第五卷〈請求公事──宋代地方官犯罪探析〉 | 中西出版社 | ISBN:278-7-5475-1341 |
17 | 106 | 1 | 2017 | 12 | 劉馨珺 | 天聖令.關市令卷第二十五 | | ISBN:978-986-255-948 |
18 | 107 | 1 | 2018 | 10 | 劉馨珺 | 臺灣小學師範教育發展(師範學校篇):師道典範的建立 | 學富文化 | ISBN 978-986-5713-58 |
研究計畫(共計19筆) 備註欄說明:「教師研究計畫管理系統轉入之計畫」(係指依「國立嘉義大學產學合作計畫實施要點」第3點規定,與政府機關、法人、公民營事業機構、民間團體、學術研究機構等合作辦理有關事項,以本校名義與合作機構辦理簽約,其經費撥入本校之產學合作計畫。) |
序號 | 學年度 | 學期 | 年度 | 月份 | 參與性質 | 委辦單位 | 計畫名稱 | 開始日期 | 結束日期 | 經費 | 備註欄 |
1 | 091 | 1 | 2003 | 01 | 計畫主持人 | 教育部 | 中外歷史地理典籍研讀會 | 2003/01/01 | 2003/12/01 | 100000 | |
2 | 092 | 1 | 2003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宋代「孤幼檢校」社會政策的形成 | 2003/08/01 | 2004/07/31 | 392100 | |
3 | 093 | 1 | 2004 | 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從「生祠立碑」談宋代地方官的政績 | 2004/08/01 | 2005/07/31 | 280600 | |
4 | 094 | 1 | 2005 | 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爭山盜葬:唐宋墓田法令與社會的演變 | 2005/08/01 | 2006/07/31 | 458000 | |
5 | 094 | 2 | 2006 | 07 | 計畫主持人 | 其他政府機關-其他政府基金(如國立大學) | 宋代峒丁的組織與運用(中央研究院短期訪問獎勵) | 2006/07/01 | 2006/09/30 | 87000 | |
6 | 095 | 1 | 2006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宋代的牙保制度(指導老師) | 2006/08/01 | 2007/05/31 | 42000 | |
7 | 097 | 1 | 2008 | 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宋元之際士大夫與地方秩序─以四明陳著(1214-1297)為例 | 2008/08/01 | 2009/07/31 | 382000 | |
8 | 100 | 1 | 2011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因人致罪──保人與唐代法律訴訟 | 2011/08/01 | 2012/07/31 | 482000 | |
9 | 101 | 1 | 2012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唐宋職制律令與司法審判 | 2012/08/01 | 2013/07/31 | 443000 | |
10 | 102 | 1 | 2013 | 08 | 子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人文時空之視覺化悠遊: 開發地理資訊系統以輔助文史研究與教學之創新-GIS的應用:以宋代地方官的行政與生活為例(1/2) | 2013/08/01 | 2015/11/30 | 479000 | |
11 | 102 | 1 | 2013 | 08 | 子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人文時空之視覺化悠遊: 開發地理資訊系統以輔助文史研究與教學之創新-GIS的應用:以宋代地方官的行政與生活為例 | 2013/08/01 | 2015/11/30 | 958000 | |
12 | 102 | 1 | 2013 | 08 | 共同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人文時空之視覺化悠遊:以地理資訊系統輔助文史研究與教學之創新-GIS應用於大學文史類通識課程之研究(兩年期) | 2013/08/01 | 2015/11/30 | 820000 | |
13 | 103 | 1 | 2014 | 08 | 子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人文時空之視覺化悠遊: 開發地理資訊系統以輔助文史研究與教學之創新-GIS的應用:以宋代地方官的行政與生活為例(2/2) | 2014/08/01 | 2015/11/30 | 479000 | |
14 | 107 | 1 | 2018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從唐代「擬判」論法律教育──以《文苑英華》為主 | 2018/08/01 | 2019/07/31 | 490000 | |
15 | 108 | 2 | 2020 | 07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大專生計畫:從《教育漫話》探討洛克的理念在當前教育現場之可行性(指導學生:黃意雯) | 2020/07/01 | 2021/02/28 | 48000 | 教師研究計畫管理系統轉入之計畫 |
16 | 109 | 1 | 2020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另類的法律教育──宋代人稱「神明」地方官形象與實務探析 | 2020/08/01 | 2021/07/31 | 500000 | 教師研究計畫管理系統轉入之計畫 |
17 | 111 | 1 | 2022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宋代地方官法學知識的傳承與應用一一以「敕律」演變為中心 | 2022/08/01 | 2023/07/31 | 553000 | 教師研究計畫管理系統轉入之計畫 |
18 | 112 | 1 | 2023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引保就試:宋代科舉秩序與士人犯罪探析(1/2) | 2023/08/01 | 2024/07/31 | 734000 | 教師研究計畫管理系統轉入之計畫 |
19 | 113 | 1 | 2024 | 08 | 計畫主持人 | 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 引保就試:宋代科舉秩序與士人犯罪探析(2/2) | 2024/08/01 | 2025/07/31 | 684000 | 教師研究計畫管理系統轉入之計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