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12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1223740050上課學制大學部
課程名稱複合媒材與造形研究 Mixed Media & Plastic Art Research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劉京璇(藝術系)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藝術系4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美術館 L402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
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關聯性優質教育; 性別平權; 可負擔的潔淨能源; 合適的工作及經濟成長; 減少不平等; 和平、正義及健全制度; 多元夥伴關係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1223740050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本課是否使用原文教材或原文書進行教學:是

◎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藉由有效之課程與教學,增進學生之藝術創作、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之能力,同時強調傳統藝術媒材與電腦科技之互補,以及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之統整,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其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一)增進視覺藝術創作專業能力
(二)提昇數位藝術與設計專業知能
(三)奠定視覺藝術教育與行政專業素養
(四)建立視覺藝術理論專業知能
◎核心能力關聯性
1.中西繪畫之表現能力4 關聯性稍強
2.版畫及立體造形之能力5 關聯性最強
3.數位藝術之創作能力4 關聯性稍強
4.視覺藝術設計與數位媒體設計之能力4 關聯性稍強
5.視覺藝術教育之知能2 關聯性稍弱
6.藝術行政之專業知能2 關聯性稍弱
7.視覺藝術理論與美學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8.藝術史與藝術批評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本學科內容概述:
這門課將從當代藝術創作的角度來探索立體造型與媒材屬性之關聯性,及其在創作表現上的意義形構、延伸、與演繹的特性。除了理論探討外,這門課實際引導學生從個人創作經驗出發,以其感興趣的題材去積極探索相關之複合媒材與造型關係,希望透過理論與實務交互應用,以便加強個人對複合媒材與造型在當代藝術中所開展出的新向度與創意性,尤其在現今社會中,新的媒材與造型方法不僅可以決定藝術獨創性,同時也可以開展出別出心裁的藝術商品或文創商品,為個人生涯規劃鋪路。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本學科的教學內容大致分為兩大階段,第一階段乃針對軟性雕塑及其媒材屬性製作關聯性作討論,第二階段則針對裝置藝術及其媒材屬性之關聯性作討論。 第一階段又細分如下:1.軟性雕塑的意義探討,2. 當代纖維藝術作品欣賞,3. 布纖維手做與縫紉技法之介紹與運用。第二階段亦細分如下: 1. 裝置藝術的意義探討,2.裝置藝術作品賞析,3. 裝置藝術的媒材與場域關聯之探討,4.纖維藝術整合裝置的創意性。
◎本學科學習目標:
(上方內容概述與教學大綱表格非任課教師填寫,但因學校系統既定格式無法修改,請參照此表學習目標為主)

本課程將協助四年級學生(不限創作媒材之種類)發展其個人創作並撰寫創作論述,更進一步協助其畢業製作與展演之作品呈現。
註:以下週次教學主題與內容為暫定,開學後將視修課學生之需求調整之。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02/21
課程介紹;導論

註:以下週次教學主題與內容為暫定,開學後將視修課學生之需求調整之。
課程方向介紹;課程導論

註:以下週次教學主題與內容為暫定,開學後將視修課學生之需求調整之。
講授、討論。
02
02/28
(二二八和平紀念日)(二二八和平紀念日放假一天)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03
03/06
(畢展作品拍攝時間)(畢展作品拍攝時間)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04
03/13
(畢展佈展調整)(畢展佈展調整)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05
03/20
(畢展開幕式)(畢展開幕式)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06
03/27
創作論述創作論述之爬梳與撰寫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07
04/03
(校訂校外觀摩週)(校訂校外觀摩週)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08
04/10
創作論述創作論述之爬梳與撰寫作業/習題演練。
09
04/17
創作論述創作論述之爬梳與撰寫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10
04/24
(畢展臺北場開幕)(畢展臺北場開幕)操作/實作、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11
05/01
未來創作方向之探討探討創作脈絡之發展性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2
05/08
(113年職涯博覽會)(113年職涯博覽會)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3
05/15
未來創作方向之探討探討創作脈絡之發展性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4
05/22
(畢業典禮預演)(畢業典禮預演)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5
05/29
(畢展高雄場撤展)(畢展高雄場撤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6
06/05
(視覺藝術學系研討會)(2024視覺藝術新視野學術研討會)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7
06/12
未來創作方向之探討探討創作脈絡之發展性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18
06/19
期末總結期末討論與總結討論。
◎課程要求:
課餘時間多觀看相關作品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20%
作品與創作概念之呈現 8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開學後將陸續補充之)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