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12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1223740038上課學制大學部
課程名稱表現技法與繪本創作 Expression Techniques & Picture Book Production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陸蕙萍(藝術系)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藝術系3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新藝樓 B04-404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星期2第1節~第4節, 地點:B04-203 星期4第1節~第4節, 地點:B04-203
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關聯性優質教育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1223740038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本課是否使用原文教材或原文書進行教學:是

◎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藉由有效之課程與教學,增進學生之藝術創作、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之能力,同時強調傳統藝術媒材與電腦科技之互補,以及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之統整,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其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一)增進視覺藝術創作專業能力
(二)提昇數位藝術與設計專業知能
(三)奠定視覺藝術教育與行政專業知能
(四)建立視覺藝術理論專業知能
◎核心能力關聯性
1.中西繪畫之表現能力4 關聯性稍強
2.版畫及立體造形之能力4 關聯性稍強
3.數位藝術之創作能力4 關聯性稍強
4.視覺設計與數位媒體設計之能力5 關聯性最強
5.視覺藝術教育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6.藝術行政之專業知能1 關聯性最弱
7.視覺藝術理論與美學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8.藝術史與藝術批評之專業知能2 關聯性稍弱
◎本學科內容概述:
表現技法上以設計用麥克筆素材為上課主要練習工具,繪本創作自故事構思、畫面構圖以至各類媒材上色,以課餘時間為主並擇期檢查討論。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繪本: 故事構思、構圖、上色。 2.表現技法:蔬果、各質感器物、平面廣告類。
◎本學科學習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各類表現技法及繪本類型
技能目標:能選擇適當之表現技法進行繪本創作
情意目標:培養創作繪本之樂趣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02/20
課程介紹作業相關規定&評分標準說明講授。
02
02/27
表現技法-1互動結構-1講授、討論。
03
03/05
表現技法-2互動結構-2講授、討論。
04
03/12
表現技法-3互動結構-3講授、討論。
05
03/19
表現技法-4互動結構-4講授、討論。
06
03/26
表現技法-5互動結構-5講授、討論。
07
04/02
表現技法-6互動結構-6講授、討論。
08
04/09
表現技法-7互動結構-7講授、討論。
09
04/16
期中考週期末考週口頭報告。
10
04/23
繪本創作-1繪本插畫風格口頭報告、討論。
11
04/30
繪本創作-2繪本表現技法口頭報告、討論。
12
05/07
繪本創作-3繪本主題類型口頭報告、討論。
13
05/14
繪本創作-4繪本組裝技術口頭報告、討論。
14
05/21
繪本創作-5繪本創作討論-1口頭報告、討論。
15
05/28
繪本創作-6繪本創作討論-2口頭報告、討論。
16
06/04
繪本創作-7繪本創作討論-3口頭報告、討論。
17
06/11
繪本創作-8繪本創作討論-4口頭報告、討論。
18
06/18
期末考週期末考週討論。
◎課程要求:
插畫表現能力與數位創作能力
◎成績考核
操作/實作10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Lu, H. P., & Lin, H. H. (2020).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Intuitive Thinking on Creativity with Gray Relational Analysis. Sustainability. 12(7):2989. 【SSCI/SCI, JIR, IF: 2.529】
Hui-Ping Lu, Jun-Hong Chen, Chang-Franw Lee (2016). Supporting Creative Responses in Design Education-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Graphic Design Composition Method.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rt & Design Education, 60(5), 59-68.
Hui-Ping Lu, Jun-Hong Chen, Chang-Franw Lee (2014). Illuminating the Light of Creativity: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Composition Method. Bulletin of Japanese Society for the Science of Design, 60(5), 59-68.
陸蕙萍(2014年02月)。解析式構成法於基礎造形之開發與應用。未出版之博士論文。雲林:雲林科技大學。
Lu, H. P.,(2021).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of Methods for Graphic Simplification from Representation to Abstraction. HCI International 2021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Washington, U.S.A..
Lu, H. P., & Lin, H. H. (2020). From Representation to Abstraction: Discussion on the Thinking Modes of Novice Designers. 3rd Eurasi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ECEI 2020). Halong Bay, Vietnam.
Lu, H. P., & Lin, H. H. (2019). Influences of Intuitive and Analytical Thinking on Creating Designs.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ystem Innovation (ICASI 2019).
Lu, H. P. (2019).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ensory Stimulations on Design Thinking. 2019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ystem Innovation (ICASI 2019).
Lu, H. P., & Lin, H. H. (2019). Exploration of Novice Designers’ Modes of Thinking.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Knowledge Innovation and Invention 2019 (ICKII).
Lu, H. P., & Hu, H. J. (2018). Intuitive Thinking and Methodological Creation in Design, 2018 Eurasian Conference on Educational Innovation (ECEI 2018).
陸蕙萍,胡惠君(2017)。設計方法的開發與應用-以感官創作法為例。2017感性與創意實踐研討會,佛光大學。
陸蕙萍,王曉今(2014)。設計與音樂的對話-衍生自音樂的設計構成法。2014設計教育與產學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原大學。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