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培養具備專任運動教練人才或中小教之體育教師、並提供樂齡運動指導員及運動休閒管理學程作為第二專長,因應就業市場之多元化。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基礎體育運動學科的知識與理論 | 5 關聯性最強 |
2.基礎運動科學與運動休閒領域等研究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3.多元運動項目之運動技能 | 1 關聯性最弱 |
4.具有樂齡運動規劃與指導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5.具有運動休閒管理專業能力 | 2 關聯性稍弱 |
◎本學科內容概述: 學生能說出運動與指壓、按摩的關係且做出身體不同部位的按摩手法,能說出運動指壓與按摩的安全注意事項。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 基礎解剖學一
2. 準備運動按摩
3. 運動按摩介紹與運動按摩禁忌
4. 基礎解剖學二
5. 下肢按摩操作
6. 按摩操作:下肢正面、骨盆腔
7. 校外研習活動
8. 基礎解剖學三
9. 基礎解剖學四
10. 按摩操作:背面軀幹
11. 按摩操作:背面上肢
12. 按摩操作:正面上肢、腹部
13. 經絡按摩一
14. 經絡按摩二
15. 滾筒按摩一
16. 滾筒按摩二
按摩棒
球 |
◎本學科學習目標: 1.能說出重要骨骼、肌肉位置與筋膜特性。
2.了解運動按摩的注意事項。
3.透過縱向、橫向與定點手法解除身體軟組織之沾黏。
4.學會操作器材以解除自我身體的緊繃軟組織。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 一、課程介紹 | 課程介紹:授課內容介紹與討論。
二、人體骨骼名稱與解剖方位 | 問題教學法、講授、討論。 |
02
| 基礎解剖學一 | 筋膜
下肢:骨骼和肌肉名稱與功能說明 | 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
03
| 一、基礎解剖學二
二、運動按摩介紹與運動按摩禁忌 | 一、基礎解剖學二:軀幹與骨盆腔骨骼與主要肌肉起終點與
功能說明。
二、運動按摩介紹與禁忌
三、運動按摩器材、設備 | 問題教學法、講授、討論。 |
04
| *按摩實務操作 | 運動按摩的要點
*實務操作:下肢筋膜、肌肉放鬆 | 問題教學法、講授、討論。 |
05
| *按摩實際操作 | *實務操作:下肢筋膜、肌肉放鬆 | 放假。 |
06
| 基礎解剖學三 | 一、基礎解剖學三:骨盆、背部肩部的骨骼、肌肉和功能 | 講授。 |
07
| 放假 | 放假 | 放假。 |
08
| *按摩實務操作 | *實務操作:骨盆、背部(闊背肌、腰方肌、豎脊肌群)之筋膜肌肉放鬆 | 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
09
| 基礎解剖學四 | 基礎解剖學四:肩部(斜方肌、菱形肌、棘上肌)、胸部、上肢主要骨骼、肌肉與功能說明。 | 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
10
| *按摩實際操作 | *按摩實際操作:肩部(斜方肌、菱形肌、棘上肌)、胸部、腹部 | 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
11
| *按摩實際操作 | *按摩實際操作:肩部(斜方肌、菱形肌、棘上肌)、胸部、腹部、上肢 | 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
12
| 筆試 | 筆試 | 操作/實作、討論。 |
13
| 器具按摩一 | 滾筒按摩一:
器材:滾筒、按摩球、按摩棒 | 講授、討論。 |
14
| 器具按摩二 | 筋膜刀 | 問題教學法、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
15
| 期末考試一:個人器具按摩 | 個人器具按摩考試 | 操作/實作。 |
16
| 期末考二:徒手按摩 | 一、二人一組輪流按摩(抽考題)
二、網路平台:書寫本學期課程參與心得與建議 | 操作/實作。 |
17
| 期末考二:徒手按摩 | 一、二人一組輪流按摩(抽考題)
二、網路平台:書寫本學期課程參與心得與建議 | 操作/實作。 |
18
| 器具按摩與徒手按摩反思心得 | 繳交本學期課程參與心得與建議(含器具與徒手按摩反思心得) | 作業/習題演練。 |
◎課程要求: 實務操作需自備大浴巾一條、小毛巾兩條、適量按摩油、乳液及被子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40% : 平時課堂討論,出席情況與練習狀況 期中考20% : 筆試 期末考40% : 按摩實務操作(個人器材按摩操作、徒手按摩) 補充說明:需自備大小毛巾至少各一條,按摩乳液、衛生紙。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林世澤、林威秀、張曉昀、吳汶蘭等譯(2012)。運動按摩,台北:禾楓書局(上課用書)
王光濤、峰岸宏行、夏滉(2008)運動按摩學,臺北縣:易利圖書
黃新作(2004)運動按摩術,台北:師大書苑(上課用書)
蔚順華(2001)運動按摩學-理論與操作,台北:藝軒圖書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