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培養具備專任運動教練人才或中小教之體育教師、並提供樂齡運動指導員及運動休閒管理學程作為第二專長,因應就業市場之多元化。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體育教學之專業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2.基礎體育運動學科的知識與理論 | 5 關聯性最強 |
3.基礎運動科學與運動休閒領域等研究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4.多元運動項目之運動技能 | 2 關聯性稍弱 |
5.活動賽會或教學等規劃與執行之能力 | 2 關聯性稍弱 |
6.具有樂齡運動規劃與指導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7.具有運動休閒管理專業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本學科內容概述: 運動情境中,心理素質是影響運動成績非常重要的原因。舉凡覺醒、壓力、焦慮、意象、動機、人格、目標設定等,均有詳細的介紹。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 運動心理學的意義與內容
2. 運動心理學的沿革與發展史
3. 運動心理學的研究現況與未來趨勢
4. 比賽的覺醒、壓力與焦慮
5. 意象練習的意義與內涵
6. 運動比賽的動機
7. 人格與運動
8. 增強運動表現的認知策略
9. 目標設定與運動表現
10. 運動技能學習理論 |
◎本學科學習目標: 1.了解運動心理學之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
2.結合理論及實證研究,建立運動心理學相關文獻之基礎閱讀及評析能力
3.將理論與研究導入運動心理諮詢實務應用 |
◎教學進度:(*表業師協同教學)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2/21 | 課程介紹、運動心理學的範疇 | 1.課程進度及授課方式說明
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簡介 | 講授、討論。 |
02 02/28 | (228放假) | (228放假) | 講授、討論。 |
03 03/06 | 運動心理服務介紹、運動心理服務作業說明 | 運動心理服務介紹、運動心理服務作業說明 | 講授、討論。 |
04 03/13 | 運動心理技能 | 運動心理技能 | 講授、討論。 |
05 03/20 | 運動心理技能 | 運動動機 | 講授、討論。 |
*06 03/27 | 運動心理技能 | 運動心理技能 | 講授、討論。 |
07 04/03 | (校外研習) | (校外研習) | 校外見習/實習。 |
08 04/10 | 運動心理技能 | 運動心理技能 | 操作/實作、講授、討論。 |
09 04/17 | 專題演講:國家運動科學中心 運動心理研究 | 專題演講:國家運動科學中心 運動心理研究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討論。 |
10 04/24 | 運動心理服務報告 | 運動心理服務報告 | 講授、討論。 |
11 05/01 | 心理技能訓練─生理回饋工作坊 | 心理技能訓練─生理回饋工作坊 | 講授、討論。 |
12 05/08 | 人格與運動 | 人格與運動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3 05/15 | 動機 | 動機 | 講授、討論。 |
14 05/22 | 動機 | 動機 | 講授、討論。 |
15 05/29 | 動機 | 動機 | 講授、討論。 |
16 06/05 | 運動團隊 | 運動團隊 | 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 |
17 06/12 | 運動團隊 | 運動團隊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8 06/19 | 期末考試 | 期末考試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課程要求: 1.於課程中聆聽老師介紹,了解運動心理學之理論基礎
2.結合理論及運動心理技能,建立運動心理學相關實務應用能力,並導入運動心理諮詢實務應用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60% : 包含整學期之課堂參與情況,以及運動心理諮詢操作練習與討論 期中考20% : 配合課程進行,可能更改為期中報告或成果發表 期末考20% : 配合課程進行,可能更改為期末報告或成果發表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1.Weinberg, R.S., & Could, D.著,季力康等合譯 (2012)。競技與健身運動心理學 (二版)。臺北市:禾楓書局。
2.每週課程進度文獻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