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藉由有效之課程與教學,增進學生之藝術創作、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之能力,同時強調傳統藝術媒材與電腦科技之互補,以及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之統整,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其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一)增進視覺藝術創作專業能力
(二)提昇數位藝術與設計專業知能
(三)奠定視覺藝術教育與行政專業知能
(四)建立視覺藝術理論專業知能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中西繪畫之表現能力 | 2 關聯性稍弱 |
2.藝術媒材之表現與應用能力 | 2 關聯性稍弱 |
3.數位藝術之創作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4.視覺設計與數位媒體設計之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5.視覺藝術教育之專業知能 | 1 關聯性最弱 |
6.藝術行政之專業知能 | 1 關聯性最弱 |
7.視覺藝術理論與美學之專業知能 | 1 關聯性最弱 |
8.藝術史與藝術批評之專業知能 | 1 關聯性最弱 |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課程分設計三大領域之視覺傳達設計、產品設計與空間設計共同概念作認知,並在設計與藝術關係作深入探討。構成方面以基礎設計之點、線、面、立體、空間等作根本,延伸至幻象圖形之應用。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基礎構成之點構成
2.基礎構成之線構成
3.基礎構成之面構成
4.基礎構成之立體構成
5.視覺幻象
6.編排設計
7.創意思考與設計
8.創意海報設計 |
◎本學科學習目標: 1.認知面:了解互動設計之基礎結構及設計應用
2.技能面:培養學生將概念轉換為作品的技術 能熟悉互動機關之基礎結構 能將互動機關與平面作品結合
3.情意面:培養學生對造形美感的敏銳度 體會將互動結構結合平面作品的樂趣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9/12 | 課程簡介與評分標準說明 | 互動設計基本概念
工具介紹與作業格式規定 | 講授。 |
02 09/19 | 互動設計-基礎結構1-7 | 平面展開圖-F1-7 | 操作/實作、討論。 |
03 09/26 | 互動設計-基本結構8-13 | 平面展開圖-F8-13
互動名片設計-1 | 操作/實作、討論。 |
04 10/03 | 互動設計-基本結構14-19 | 平面展開圖-F14-19
互動名片設計-2 | 操作/實作、討論。 |
05 10/10 | 互動設計-基本結構20-26 | 平面展開圖-F20-26
互動名片設計-3 | 操作/實作、討論。 |
06 10/17 | 互動設計-基本結構27-32 | 平面展開圖-F27-32
互動名片設計-4 | 操作/實作、討論。 |
07 10/24 | 互動設計-基本結構34-36 | 平面展開圖-F33-36
互動名片設計-5 | 操作/實作、討論。 |
08 10/31 | 互動設計-基本結構37-44 | 平面展開圖-F37-44 | 操作/實作、討論。 |
09 11/07 | 期中考週 | 繳交期中作業 | 討論。 |
10 11/14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1-6 | 設計應用-1-手指互動 | 操作/實作、討論。 |
11 11/21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7-12 | 設計應用-2-單側旋轉/雙側旋轉 | 操作/實作、討論。 |
12 11/28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13-18 | 設計應用-3-平行連動 | 操作/實作、討論。 |
13 12/05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19-24 | 設計應用-4-翻頁互動 | 操作/實作、討論。 |
14 12/12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25-30 | 設計應用-5-光柵片互動 | 操作/實作、討論。 |
15 12/19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31-36 | 設計應用-6-立體書種類 | 操作/實作、討論。 |
16 12/26 | 互動設計-進階結構(new)37-42 | 設計應用-7-立體書製作方式 | 操作/實作、討論。 |
17 01/02 | 作品討論 | 期末作業討論 | 討論。 |
18 01/09 | 期末考週 | 繳交期末作業 | 討論。 |
◎課程要求: 2D電腦繪圖技能 |
◎成績考核 期中考50% 期末考50%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茱蒂斯‧王爾德、理查‧王爾德,1995,啟發創意的平面設計,北星圖書,台北。
莫麗‧邦著,楊茂秀譯,2003,圖畫‧話圖-知覺與構圖,毛毛蟲兒童哲學基金會,台北。
Mark Gonyea原著,郭恩惠、曲家瑞譯,2008,我的第一本設計書-簡單就是美,典藏藝術家庭,台北市。
Mark Gonyea原著,郭恩惠、曲家瑞譯,2008,我的第二本設計書-複雜也不錯,典藏藝術家庭,台北市。
David, C. (1999). The Elements of POP-UP.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David, C. (2004). One Red Dot. New York: Little Simon.
David, C. (2006). Blue 2.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David, C. (2007). 600 Black Spots.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David, C. (2008). Yellow Squar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David, C. (2009). White Noise.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