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1213740016上課學制大學部
課程名稱雕塑(I) Sculpture(I)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廖瑞章(藝術系)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藝術系2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美術館 L102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1213740016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本課是否使用原文教材或原文書進行教學:否

◎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藉由有效之課程與教學,增進學生之藝術創作、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之能力,同時強調傳統藝術媒材與電腦科技之互補,以及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之統整,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其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一)增進視覺藝術創作專業能力
(二)提昇數位藝術與設計專業知能
(三)奠定視覺藝術教育與行政專業知能
(四)建立視覺藝術理論專業知能
◎核心能力關聯性
1.藝術媒材之表現與應用能力5 關聯性最強
◎本學科內容概述:
雕塑課程旨在鼓勵學生練習各種造形的塑造能力。本課程旨在訓練學生對於立體構成要件、媒材與塑形的了解。介紹基本的塑造技巧。利用人體、動物等有機形體訓練學生接觸立體造型所需要的工具與技巧。了解立體物件每個視點的重要性,以作為創作立體作品之基本知能。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本課程分為三個單元 一、淺浮雕練習 二、空間、比例與物件之關聯 三、人物塑形練習
◎本學科學習目標:
本學期之雕塑課以基礎之淺浮雕與翻模練習為主。
課程分為兩個單元:
第一單元學習如何雕塑半立體之淺浮雕。
第二單元學習人物塑造。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理論講授雕塑概論講授。
02
理論講授當代雕塑之作品介紹講授。
03
示範雕塑技法介紹操作/實作。
04
實作人物素描練習與造型研究操作/實作。
05
實作鐵絲網結構成型與堆土操作/實作。
06
實作淺浮雕製作操作/實作。
07
實作淺浮雕製作操作/實作。
08
實作作品表面處理操作/實作。
09
實作期中檢討操作/實作。
10
實作人物塑造操作/實作。
11
實作人物塑造操作/實作。
12
實作人物塑造操作/實作。
13
實作人物塑造操作/實作。
14
實作人物塑造操作/實作。
15
實作人物塑造操作/實作。
16
期末作業人物塑造討論。
17
繳交研究報告人物塑造作業/習題演練、討論。
18
繳交研究報告期末共審討論。
◎課程要求:
學生必須依照每周的單元操作並配合進度,同時謹守術科教室使用要點,注意在工作室操作機具與工作檯之安全。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4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李良仁,1997。雕塑技法。台北市。北星
侯宜人,1998。自然、空間、雕塑。台北市。亞太圖書公司。
楊松峰 譯,2003。現代藝術的故事。台北市。聯經
黃麗娟 譯,1996。藝術開講。台北市。藝塑家。
呂清夫。(1984)。《造型原理》。台北。雄獅圖書。
陳奇相。(2002)。《歐洲後現代藝術》。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Midgley, Barry. 1986 Sculpture, Modeling and Ceramics. Chartwell Books
Causey, Andrew. Sculpture Since 194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 New York.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