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12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1213740015上課學制大學部
課程名稱立體造形 ( I ) 3D Plastic Arts ( I )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楊上峰(藝術系)
學分(時數)2.0 (3.0)上課班級藝術系1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必修
上課地點新藝樓 B04-101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1213740015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本課是否使用原文教材或原文書進行教學:否

◎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藉由有效之課程與教學,增進學生之藝術創作、設計、藝術教育與藝術理論之能力,同時強調傳統藝術媒材與電腦科技之互補,以及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之統整,以提昇學生升學與就業之競爭力。其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一)增進視覺藝術創作專業能力
(二)提昇數位藝術與設計專業知能
(三)奠定視覺藝術教育與行政專業知能
(四)建立視覺藝術理論專業知能
◎核心能力關聯性
1.中西繪畫之表現能力3 關聯性中等
2.藝術媒材之表現與應用能力5 關聯性最強
3.數位藝術之創作能力3 關聯性中等
4.視覺設計與數位媒體設計之能力3 關聯性中等
5.視覺藝術教育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6.藝術行政之專業知能2 關聯性稍弱
7.視覺藝術理論與美學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8.藝術史與藝術批評之專業知能3 關聯性中等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課程旨在訓練學生對於立體構成要件、元素與原理的了解。介紹當代藝術中對於視覺元素與造型原理的運用。利用點、線、面的視覺元素,構成立體造型的原理,訓練學生接觸立體造型所需要的工具與技巧,如切、割、黏接、鑄造與塑造的基本知識。以作為創作立體作品之基本知能。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結構與構成練習 2、空間與物件之關聯 3、立體造型研究
◎本學科學習目標:
認識立體造形的構成元素與美感運用.
以創作的思考為引導,體驗材料的組構與塑形的可能性.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課程介紹教學進度與工房安全須知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2
立體造形要素構成美感
形態、材料、色彩、質感、結構、空間、光影等
反覆、漸變、均衡、律動、統一、比例、對稱、和諧等
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3
點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4
點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5
點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6
點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7
線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8
線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09
期中作品評量與檢討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0
線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1
線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2
線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3
片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4
片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5
片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6
片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7
片狀造型造型結構創作發想與製作演習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18
期末作品評量與檢討作業/習題演練、操作/實作、討論。
◎課程要求:
作品創作思考
材料運用製作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4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藝術相關展覽,書籍與網路平台藝術設計資訊.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