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培養具備專任運動教練人才或中小教之體育教師、並提供樂齡運動指導員及運動休閒管理學程作為第二專長,因應就業市場之多元化。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體育教學之專業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2.基礎體育運動學科的知識與理論 | 4 關聯性稍強 |
3.基礎運動科學與運動休閒領域等研究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4.多元運動項目之運動技能 | 2 關聯性稍弱 |
5.活動賽會或教學等規劃與執行之能力 | 2 關聯性稍弱 |
6.具有樂齡運動規劃與指導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7.具有運動休閒管理專業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本學科內容概述: 教導運動生理學的基礎知識,分析運動時所面臨的各種問題,以瞭解人體在安靜和運動時生理、生化的變化反應以及運動訓練所產生的適應現象。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運動生理學的意義與發展、2.運動與能量系統、3.運動與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適應、4.身體活動的神經控制、5.內分泌系統對運動與訓練的反應、6.運動與呼吸系統、7.攝氧量的生理學基礎、8.運動與循環系統、9.運動與免疫系統、10.運動與營養、身體組成與體重控制、11.運動與環境因子、12訓練的生理學基礎、13.運動處方的生理學基礎、14.運動能力的評量 |
◎本學科學習目標: 一、瞭解人體在安靜和運動時的生理、生化的變化反應以及運動訓練所產生的適應現象;
二、正確分析運動時所面臨的各種問題;
三、瞭解運動生理學相關的理論基礎和概念。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 課程介紹 | 課程介紹 | 講授。 |
02
| 運動生理學的意義與發展 | 運動生理學的意義與發展 | 講授、討論。 |
03
| 運動與能量系統 | 運動與能量系統-ATP的管道、食物燃料與代謝路徑的關係、能量系統在訓練上的應用 | 講授、討論。 |
04
| 運動與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適應-1 | 運動與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適應-肌肉系統的概況、肌纖維構造與收縮 | 講授、討論。 |
05
| 運動與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適應-2 | 運動與神經肌肉骨骼系統的適應-肌肉收縮的型式、肌力與肌耐力 | 講授、討論。 |
06
| 身體活動的神經控制 | 身體活動的神經控制-神經元與活動電位、自律與體性神經系統、反射生理與姿勢反射、神經與運動技巧及能力 | 講授、討論。 |
07
| 內分泌系統對運動與訓練的反應 | 內分泌系統對運動與訓練的反應-內分泌系統對運動與訓練的反應、骨骼肌的新陳代謝、激素的調節以及運動對激素的影響 | 講授、討論。 |
08
| 運動與呼吸系統 | 運動與呼吸系統-呼吸生理、呼吸管道與呼吸肌、換氣量、肺擴散能量與肺活量、運動對呼吸的影響 | 講授、討論。 |
09
| 攝氧量的生理學基礎 | 攝氧量的生理學基礎 | 講授、討論。 |
10
| 期中考 | 期中考試 | 講授、討論、測驗。 |
11
| 運動與循環系統 | 運動與循環系統-循環生理、運動中循環的變化、運動訓練的效果、運動時循環的調節 | 講授、討論。 |
12
| 運動與免疫系統 | 運動與免疫-免疫系統的基本介紹、免疫防禦機制、運動與免疫 | 講授、討論。 |
13
| 運動與營養、身體組成與體重控制 | 運動與營養、身體組成與體重控制 | 講授、討論。 |
14
| 運動與環境因子 | 運動與環境因子-體溫調節、在高及低溫環境下運動、在高及低海拔環境中運動、改善熱耐受力的因子、 | 講授、討論。 |
15
| 訓練的生理學基礎/上台報告 | 訓練的生理學基礎/上台報告 | 講授、討論。 |
16
| 運動處方的生理學基礎/上台報告 | 運動處方的生理學基礎/上台報告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7
| 運動能力的評量/上台報告 | 運動能力的評量/上台報告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8
| 期末考/上台報告 | 期末考試/上台報告 | 口頭報告、討論、測驗。 |
◎課程要求: 一、上課請勿遲到;
二、注重出席率;
三、請參與課堂討論。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35% : 包含學習態度、繳交筆記 期中考20% 期末考30% 出席率,包含遲到、早退 15% 補充說明:成績考核百分比及上課教學進度,視學習狀況進行調整。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1. 林正常 (2022)。運動生理學 (修訂五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2. 吳英黛 (2022)。運動生理學 (二版)。臺中市:華格那。
3. 王鶴森等編著 (2014)。運動生理學 (第二版)。新北市:新文京開發。
4. Wilmore, J. H., et al. (2008). Physiology of sport and exercise (4th Ed.).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