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培養具備專任運動教練人才或中小教之體育教師、並提供樂齡運動指導員、運動休閒管理學程及運動科學與訓練學程作為第二專長,因應就業市場之多元化。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體育教學之專業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2.基礎體育運動學科的知識與理論 | 1 關聯性最弱 |
3.基礎運動科學與運動休閒領域等研究能力 | 1 關聯性最弱 |
4.多元運動項目之運動技能 | 1 關聯性最弱 |
5.活動賽會或教學等規劃與執行之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6.具有樂齡運動規劃與指導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7.具有運動休閒管理專業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教師專業素養指標 |
1.了解有關教育目的和價值的主要理論或思想,以建構自身的教育理念與信念。 | 關聯性稍強 |
2.敏銳覺察社會環境對學生學習影響,以利教育機會均等。 | 關聯性稍強 |
3.了解我國教育政策、法規及學校實務,以作為教育實踐的基礎。 | 關聯性稍強 |
4.了解並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社經及文化背景的差異,以作為教學與輔導的依據 | 關聯性稍強 |
5.了解並運用學習原理,以符合學生個別的學習需求與發展。 | 關聯性中等 |
6.了解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及鑑定歷程,以提供適切的教育與支持。 | 關聯性最弱 |
7.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規劃素養導向課程、教學及評量。 | 關聯性稍弱 |
8.依據課程綱要/大綱、課程理論及教學原理,以協同發展跨領域/群科/科目課程、教學及評量。 | 關聯性稍弱 |
9.具備任教領域/群科/科目所需的專門知識與學科教學知能,以進行教學。 | 關聯性最弱 |
10.掌握社會變遷趨勢與議題,以融入課程與教學。 | 關聯性稍弱 |
11.應用多元教學策略、教學媒材及學習科技,以促進學生有效學習。 | 關聯性稍弱 |
12.根據多元評量結果調整課程與教學,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 關聯性稍強 |
13.應用正向支持原理,共創安全、友善及對話的班級與學習環境,以養成學生良好品格及有效學習。 | 關聯性稍強 |
14.應用輔導原理與技巧進行學生輔導,以促進適性發展。 | 關聯性最弱 |
15.思辨與認同教師專業倫理,以維護學生福祉。 | 關聯性中等 |
16.透過教育實踐關懷弱勢學生,以體認教師專業角色。 | 關聯性中等 |
17.透過教育實踐與省思,以發展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及持續專業成長的意願與能力。 | 關聯性稍強 |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課程內容包含緒論、教育理論基礎(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制度與行政、學校經營與管理、課程與教學、師資培育與教師倫理(教師職責與養成)、教學評量、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教育研究與教育發展趨勢等。希望透過本課程的實施,協助同學能瞭解教育的基本概念,具備教育的相關基礎理論知識,具備對行政、課程、教學、評量與教育研究的基礎認識,導引同學能瞭解教育的當前及未來發展趨勢,並增進同學從事教育工作及教育研究的興趣與能力。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緒論(教育基本概念說明─意義、功能、目標等)。
2.教育理論基礎(教育哲學、教育心理學、教育社會學)。
3.教育制度與行政。
4.學校經營與管理。
5.師資培育與教師倫理(教師職責與養成)。
6.課程與教學。
7.教學評量。
8.班級經營與學生輔導。
9.教育研究與教育發展趨勢。 |
◎本學科學習目標: 1.了解教育基本知能
2.了解教育相關議題和理論
3.了解教育實務和時事課題
4.建立對教育的正確認識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9/13 | 課程介紹
教育基本概念分析 | 1.教育意義與類型
2.教育目的與功能
3.教育特性與要素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2 09/20 | 教育理論基礎分析 | 1.教育的哲學基礎
2.教育的心理學基礎
3.教育的社會學基礎
4.教育的行政學基礎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3 09/27 | 教育歷史發展分析 | 1.我國的教育發展
2.西洋的教育發展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4 10/04 | 教育對象分析 | 1.學生的生理發展
2.學生的心理發展
3.學生的權利和義務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5 10/11 | 教育施教者分析 | 1.教師的角色和任務
2.教師的工作特性
3.教師的能力和修養
4.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5.教師的進修
6.教師和學生的關係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6 10/18 | 教育實施場所分析 | 1.學校的行政組織
2.學校的行政人員
3.學校的建築
4.有效能的學校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7 10/25 | 教育內容分析 | 1.課程的基本概念
2.課程、教材和教科書
3.國民小學和國民中學課程標準發展沿革
4.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發展革和特色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8 11/01 | 重要教育議題分析(一) | 1.學校教育體制規劃:在家教育、體制外學校
2.學校教育組織法人化:學校法人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09 11/08 | 期中測驗 | 評量1~8週學習內容 | 考試。 |
10 11/15 | 教學和評量分析 | 1.教學的基本概念
2.教學常用的方法
3.有效的教學途徑
4.評量的基本概念
5.增進評量效果的途徑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1 11/22 | 教育訓輔分析 | 1.訓育的基本觀念
2.校園安全
3.生活教育
4.輔導的基本概念
5.學生偏差行為的輔導
6.身心障礙學生的輔導
7.親師合作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2 11/29 | 教育行政組織分析 | 1.教育行政的意義
2.教育行政機關的角色和功能
3.教育行政機關的組織與運作
4.教育行政的發展趨勢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3 12/06 | 學校教育制度分析 | 1.學校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
2.主要國家學校制度概述
3.我國學校制度的建立和發展
4.學校制度的發展趨勢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4 12/13 | 教育資源運用分析 | 1.教育資源的意義和功能
2.教育經費的運用
3.學校人力資源的運用
4.學校社區資源的運用
5.教育資訊資源的運用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5 12/20 | 教育研究方法分析 | 1.教育研究法的基本概念
2.研究計畫內容和格式
3.參考文獻的寫作格式
4.研究報告的格式和撰寫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6 12/27 | 教育革新與展望 | 1.我國教育發展的現況
2.我國教育發展遭遇的問題
3.我國教育革新的途徑
4.我國教育的未來展望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7 01/03 | 重要教育議題分析 | 1.教育國際化發展:招生外國生
2.教育組織發展:教師工會 | 口頭報告、講授、討論。 |
18 01/10 | 期末測驗 | 評量9~17週學習內容 | 考試。 |
◎課程要求: 修課學生應配合課程進度,參閱教育時事新聞,增進對教育實務了解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2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出席情形 20%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1.吳清山(2011)。教育概論(二版)。台北:五南。
2.其他教育概論專書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