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所著重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原則,培育具植物病蟲害管理、診斷農林作物健康狀態、開發植物保護資材、瞭解國際植物檢疫業務及具實務經驗之植物醫學人才。
1.堅實植物病蟲害診斷鑑定及檢測能力。
2.融合土壤肥力及作物營養診斷技術,具作物健康管理知識。
3.瞭解植物防疫檢疫相關法令,合理使用植物保護資材,建構作物安全生產體系。
4.重點發展將傳統植物醫學及生物技術結合,融入臨床植物醫學經驗。
5.研發植物保護之資材。
6.推動植物醫學之國際交流與互惠。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植物醫學相關專業技能 | 4 關聯性稍強 |
2.植物醫學技術實作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3.農業生態經營與環境保育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4.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5.溝通領導與公民素養的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6.自我反思與道德實踐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7.人文關懷與鑑賞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8.在地文化關懷與全球意識 | 4 關聯性稍強 |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課程為大學部一年級之基礎實驗課程,首先介紹各類顯微鏡如複式、解剖與電子顯微鏡之原理構造與功能,並讓同學們練習複式顯微鏡之操作;而後藉由實際觀察永久玻片、植物標本及樣本等,讓同學們能對植物之各項重要特徵如:細胞、組織、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外部形態與內部構造有更深刻之印象;除此之外,亦介紹苔蘚與蕨類植物,並讓同學們實際進行植物標本及檢索表之製作,期使大家對自然界中之植物生態及其多樣性有更深入之瞭解。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 顯微鏡之介紹。
2. 植物細胞與無生命物質之觀察。
3. 植物之細胞分裂。
4. 植物之根、莖、葉及芽、花及果實之形態與構造。
5. 苔蘚與蕨類之觀察。
6. 植物標本製作。
7. 植物檢索表之製作。 |
◎本學科學習目標: 本課程目標在使學生利用顯微鏡操作及標本觀察來認識植物的細胞、組織及器官等外部形態與內部構造,並進一步經由植物標本及檢索表的製作,了解植物特性與多樣性;並為植物病害診斷奠定基礎。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9/13 | 課程規劃及顯微鏡操作 | 說明課程大綱及評分方式
分配顯微鏡,說明顯微鏡的構造與使用方法 | 操作/實作、講授。 |
02 09/20 | 徒手切片技術 | 介紹並操作植物組織徒手切片技術 | 操作/實作、講授。 |
03 09/27 | 植物細胞的觀察 | 觀察植物細胞內的生命及非生命物質 | 操作/實作、講授。 |
04 10/04 | 植物細胞分裂觀察 | 觀察植物細胞的有絲及減數分裂 | 操作/實作、講授。 |
05 10/11 | 植物的根 | 觀察根的形態與構造 | 操作/實作、講授。 |
06 10/18 | 植物的芽與莖 | 觀察植物芽及莖的形態與構造 | 操作/實作、講授。 |
07 10/25 | 植物的葉片-I | 觀察植物的葉片形態與構造 | 操作/實作、講授。 |
08 11/01 | 植物的葉片-II | 觀察植物的葉片形態與構造 | 操作/實作、講授。 |
09 11/08 | 期中考 | 期中考 | 筆試。 |
10 11/15 | 植物的花-I | 觀察植物花的形態與構造 | 操作/實作、講授。 |
11 11/22 | 植物的花-II | 觀察植物花的形態與構造 | 操作/實作、講授。 |
12 11/29 | 植物的果實與種子 | 觀察植物果實與種子的結構 | 操作/實作、講授。 |
13 12/06 | 藻類觀察 | 觀察藻類的形態 | 操作/實作、講授。 |
14 12/13 | 蘚苔類與蕨類觀察 | 觀察蘚苔與蕨類的形態 | 操作/實作、講授。 |
15 12/20 | 裸子與被子植物觀察 | 觀察裸子與被子植物的形態 | 操作/實作、講授。 |
16 12/27 | 植物標本製作 | 製作植物標本 | 操作/實作、講授。 |
17 01/03 | 檢索表製作 | 製作檢索表 | 操作/實作、講授。 |
18 01/10 | 期末考 | 期末考 | 筆試。 |
◎課程要求: 1. 請準時出席,無故缺席或遲到,以曠課論。
2. 作業準時繳交 |
◎成績考核 期末考30% 書面報告40% 期中作業 20% 課堂表現及出席狀況 10%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1.Rost, T. L. et al. 1984. Botany. John Wiley & Sons Press, Singapore.
2.易希道。1985。普通植物學實驗指導。環球書社。
3.其他補充資料。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