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所著重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原則,培育具植物病蟲害管理、診斷農林作物健康狀態、開發植物保護資材、瞭解國際植物檢疫業務及具實務經驗之植物醫學人才。
1.堅實植物病蟲害診斷鑑定及檢測能力。
2.融合土壤肥力及作物營養診斷技術,具作物健康管理知識。
3.瞭解植物防疫檢疫相關法令,合理使用植物保護資材,建構作物安全生產體系。
4.重點發展將傳統植物醫學及生物技術結合,融入臨床植物醫學經驗。
5.研發植物保護之資材。
6.推動植物醫學之國際交流與互惠。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植物醫學相關專業技能 | 5 關聯性最強 |
2.植物醫學技術實作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3.農業生態經營與環境保育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4.獨立思考與創造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5.溝通領導與公民素養的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6.自我反思與道德實踐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7.人文關懷與鑑賞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8.在地文化關懷與全球意識 | 3 關聯性中等 |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課程主要討論自然環境中植物病害之發生、種類、侵入之機制原理等。著重理論與實務並重之原則,培育具植物病蟲害管理、診斷農林作物健康狀態、開發植物保護資材、瞭解國際植物檢疫業務及具實務經驗之植物醫學人才。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堅實植物病蟲害診斷鑑定及檢測能力。
2.融合土壤肥力及作物營養診斷技術,具作物健康管理知識。
3.瞭解植物防疫檢疫相關法令,合理使用植物保護資材,建構作物安全生產體系。
4.重點發展將傳統植物醫學及生物技術結合,融入臨床植物醫學經驗。
5.研發植物保護之資材。
6.推動植物醫學之國際交流與互惠。 " 緒論、植物病理簡史、非寄生性病害、高等寄生性植物及藻類引起之病害、植物性菌性病害、真菌之生長與繁殖、接種源之來源、釋放及傳播、孢子發芽、侵入及感染、寄生現象之本質、病原真菌之變異、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一) 有害代謝物、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二)生理機能受抑制、環境因子與病害發生之關係、植物抗病本質-形態上之抗病、植物抗病本質-生化的抗病 |
◎本學科學習目標: 本課程主要討論自然環境中植物病害之發生、種類、侵入之機制原理等。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 緒論 | 緒論 | 講授。 |
02
| 植物病理簡史 | 植物病理簡史 | 講授。 |
03
| 非寄生性病害 | 非寄生性病害 | 講授。 |
04
| 高等寄生性植物及藻類引起之病害 | 高等寄生性植物及藻類引起之病害 | 講授。 |
05
| 植物性菌性病害 | 植物性菌性病害 | 講授。 |
06
| 真菌之生長與繁殖 | 真菌之生長與繁殖 | 講授。 |
07
| 真菌之生長與繁殖 | 真菌之生長與繁殖 | 講授。 |
08
| 接種源之來源、釋放及傳播 | 接種源之來源、釋放及傳播 | 講授。 |
09
| 孢子發芽、侵入及感染 | 孢子發芽、侵入及感染 | 講授。 |
10
| 期中考 | 期中考 | 筆試。 |
11
| 寄生現象之本質 | 寄生現象之本質 | 講授。 |
12
| 病原真菌之變異 | 病原真菌之變異 | 講授。 |
13
| 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一) 有害代謝物 | 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一) 有害代謝物 | 講授。 |
14
| 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二)生理機能受抑制 | 病原菌為害植物之機制(二)生理機能受抑制 | 講授。 |
15
| 環境因子與病害發生之關係 | 環境因子與病害發生之關係 | 講授。 |
16
| 植物抗病本質-形態上之抗病 | 植物抗病本質-形態上之抗病 | 講授。 |
17
| 植物抗病本質-生化的抗病 | 植物抗病本質-生化的抗病 | 講授。 |
18
| 期末考 | 期末考 | 筆試。 |
◎課程要求: 無 |
◎成績考核 小考30% 期中考35% 期末考35%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植物病理學通論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