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07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720150051上課學制大學部
課程名稱工程與生活(網路通識-物質科學與生活應用領域) Engineering and Life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張中平(機能系)
教學型態部別日間部
課程類別通識教育選修選項:通識網路課程部校定校定
授課學期數1開課系所通識教育(大學部)
開課班級數1新開設課程
國外學校合作遠距課程課程線上平台網址elearning.ncyu.edu.tw
預計總修課人數50教師信箱cpchang@mail.ncyu.edu.tw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大學部2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網路輔助教學平台 WEB001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星期5第3節~第4節, 地點:A10-211 星期5第5節~第6節, 地點:A10-211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0720150051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本課是否使用原文教材或原文書進行教學:否

◎系所教育目標:
本校通識教育課程設計以「基礎素養」與「博雅素養」為兩大主題軸,期望使本校學生能夠兼具「自我瞭解與發展」、「公民責任與實踐」、「自然探索與關懷」、「國際文化與視野」、「科技掌握與應用」、「語言訓練與溝通」、「人文陶冶與欣賞」、「創意思考與啟發」等核心能力,進而培養具有多元知能與人格發展均衡的現代公民。
◎核心能力關聯性
1.自我瞭解與發展2 關聯性稍弱
2.公民責任與實踐2 關聯性稍弱
3.自然探索與關懷4 關聯性稍強
4.國際文化與視野2 關聯性稍弱
5.科技掌握與應用5 關聯性最強
6.語言訓練與溝通1 關聯性最弱
7.人文陶冶與欣賞1 關聯性最弱
8.創意啟發與思考5 關聯性最強
◎本學科學習目標:
以工程的角度探討生活中的事務,並分為數個獨立單元講解,
增進學生發掘問題與獨立思考的能力。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02/22
課程簡介課程簡介講授。
授課方式:面授
02
03/01
利用工程方法解決問題利用工程方法解決問題講授。
授課方式:面授
03
03/08
應用案例說明(I)滑鼠的原理分析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04
03/15
應用案例說明(II)烤箱的原理分析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05
03/22
應用案例說明(III)電蚊拍的原理分析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06
03/29
分組討論針對應用案例說明(I)~(III)進行分組討論討論。
授課方式:面授
07
04/05
民族掃墓節民族掃墓節民族掃墓節。
授課方式:面授
08
04/12
應用案例說明(IV)螺絲的製造與應用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09
04/19
應用案例說明(V)馬達的原理與應用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0
04/26
應用案例說明(VI)充電器的原理分析討論。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1
05/03
分組討論針對應用案例說明(IV)~(VI)進行分組討論討論。
授課方式:面授
12
05/10
應用案例說明(VII)電鍋的原理分析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3
05/17
應用案例說明(VIII)電話的原理分析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4
05/24
應用案例說明(IX)3D印表機的介紹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5
05/31
綜合討論1. 常見的家電原理介紹
2. 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說明
3. 分組排序
講授。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6
06/07
端午節端午節端午節。
授課方式:遠距(非同步)
17
06/14
期末報告I期末報告I口頭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18
06/21
期末報告II期末報告II口頭報告。
授課方式:面授
◎課程要求:
分組報告
◎成績考核
書面報告50%
口頭報告5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本課程無參考書目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適合修習對象:無限制
教學方式: ■提供線上課程主要及補充教材 ■提供線上非同步教學 ■提供面授教學, 次數:7次, 總時數:14.0小時 ■每週上課時數(遠距教學):0.78小時
學習管理系統: 1、提供給系統管理者進行學習管理系統資料庫管理 ■個人資料 2、提供教師(助教)、學生必要之學習管理系統功能 ■最新消息發佈及覽 ■教材內容設計、觀看及下載 ■進行線上測驗及發佈
作業繳交方式: ■作業檔案上傳及下載
上課注意事項:
期末需繳交報告並口頭發表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