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教育目標:
本系以培養全方面的食品科技人才為目標,畢業生無論進入產官學研界都能發揮所學,為國家棟樑之材。
1. 有獨立思考及研發能力,可投入產官學研各領域服務。
2. 具有分析研判之學能與籌畫未來之遠見,能促進國家社會進步。
3. 具備所需之學養可從事更高深的學術研究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食品科學相關基礎知能 | 3 關聯性中等 |
2.具備食品科學實務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3.獨立思考與創新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4.溝通與領導能力 | 3 關聯性中等 |
5.食品科學結合人文關懷與全球意識 | 3 關聯性中等 |
◎本學科內容概述: 1. 教學方法: 以教師講解及解題為主, 輔以學生討論, 繳交作業及上臺解題,訓練其數理之理解能力與物理概念之表達能力。
2. 教學目的: 利用基礎物理學的訓練,期使學生整合數理知能,未來能夠學習處理自然科學、產業技術或人文科學應用問題,並誘導學生逐漸適應自主學習及終身學習的大學學習情境,達到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的快樂學習目標。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1. 古典力學
2. 流體力學
3. 振盪與波動
4. 熱力學
5. 電磁學
6. 光學
7. 近代物理
依各系背景由以上項目選擇
(*因各系背景不同, 學分數不統一, 由授課教授依各系需求安排) |
◎本學科學習目標: 培養學生基本物理科學素養。 透過基礎物理科學的學習,奠定學生未來在各理、工領域發展的基本專業知識,並能學以致用。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9/20 | 力與運動、牛頓定律的應用 I | 力與運動、牛頓定律的應用 I | 講授。 |
02 09/27 | 力與運動、牛頓定律的應用 II | 力與運動、牛頓定律的應用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03 10/04 | 能量、功與功率 I | 能量、功與功率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04 10/11 | 能量、功與功率 II | 能量、功與功率 II | 作業/習題演練。 |
05 10/18 | 能量守恆 I | 能量守恆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06 10/25 | 能量守恆 II | 能量守恆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07 11/01 | 質點系統 I | 質點系統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08 11/08 | 質點系統 II | 質點系統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09 11/15 | 期中會考 | 期中會考 | 考試。 |
10 11/22 | 轉動 I | 轉動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1 11/29 | 轉動 II | 轉動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2 12/06 | 轉動向量與角動量 I | 轉動向量與角動量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3 12/13 | 轉動向量與角動量 II | 轉動向量與角動量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4 12/20 | 振盪運動 I | 振盪運動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5 12/27 | 振盪運動 II | 振盪運動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6 01/03 | 波動 I | 波動 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7 01/10 | 波動 II | 波動 II | 作業/習題演練、講授。 |
18 01/17 | 期末會考 | 期末會考 | 考試。 |
◎課程要求: 無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10% 小考20% 期中考30% 期末考30% 作業/習題演練10%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普通物理學3/E上冊 (WOLFSON: ESSENTIAL UNIVERSITY PHYSICS 2/E), 蔡仲尼等譯, 歐亞書局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