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所之發展方向以光電科學與固態電子(半導體科學)為主,在紮實的學術研究基礎下,並與產業界積極合作,發展前瞻性學術研究及技術開發。
本系研究團隊分成兩大主軸,彼此相互連結,兩大主軸分別為:
(一)光電科學:太陽能電池、液晶光學、非線性光學、光學薄膜、光學設計、光電元件、光纖光學、雷射光學、生醫光電。
(二)固態電子(半導體科學):量子元件、表面及介面科學、磁性薄膜、奈米電子、自旋電子學、半導體薄膜、半導體奈米製程或元件模擬、薄膜電晶體製程與技術。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培養應用物理知能 | 4 關聯性稍強 |
2.培養應用光電科學知能 | 5 關聯性最強 |
3.培養應用固態電子(半導體科學)知能 | 4 關聯性稍強 |
4.培養應用實驗技能 | 5 關聯性最強 |
◎本學科內容概述: 內容包括基礎的和常見的光電元件之原理、特性及應用,讓學生動手操作以深入了解之後能適當運用於解決實際問題。 |
◎本學科教學內容大綱: 實驗所用的光電元件有透鏡、光纖、氦氖雷射、壓電材料、發光二極體、偏極片、聲光調變器…等,組合之實驗包括觀察光學像差、發光二極體特性量測、高斯光束大小測量-刀口掃描法和針孔掃描法、光的偏極實驗、光的繞射實驗、聲光調變實驗、壓電材料特性的光學量測、光纖特性量測等。 |
◎本學科學習目標: 測量並模擬分析各種光電元件之特性,檢驗並學習各類光電儀器原理及其應用。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9/21 | 課程規定說明、分組 | 見講義 | 講授。 |
02 09/28 | 第一次 課程講解(實驗1~5) | 見講義 | 講授。 |
03 10/05 | 1.光學像差的觀察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04 10/12 | 第一次 口頭報告(實驗1~5) | 分組報告 | 口頭報告。 |
05 10/19 | 2.高斯光束的測量-針孔掃描法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06 10/26 | 3.光纖特性量測(Arduino應用)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07 11/02 | 全校運動會 | 停課 | 停課。 |
08 11/09 | 4.壓電材料特性的光學量測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09 11/16 | 5.發光二極體光源特性的量測A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0 11/23 | 6.Visual Basic 程式設計與應用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1 11/30 | 第二次 課程講解(實驗6~10) | 見講義 | 講授。 |
12 12/07 | 7.光的繞射實驗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3 12/14 | 第二次 口頭報告(實驗6~10) | 分組報告 | 口頭報告。 |
14 12/21 | 8.高斯光束的測量-刀口掃描法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5 12/28 | 9.光學雙穩態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6 01/04 | 10.聲光調變實驗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7 01/11 | 11.發光二極體光源特性的量測B(LabVIEW應用)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18 01/18 | 12.光的偏極實驗 | 見講義 | 操作/實作。 |
◎課程要求: 各項學期成績 皆會公布於「嘉大輔助教學平台」,請定期上網檢視查閱。
實驗報告繳交規定 公布於「嘉大輔助教學平台」實驗報告繳交處,請上網檢視查閱,並確實遵守相關規定,準時上網繳交 。
實驗操作「缺席」扣分方式:(1) 出示請假單相關證明者「操作/實作」學期成績扣分 15%,未有請假單相關證明者「操作/實作」學期成績扣分 30%。 (2) 出示請假單相關證明者該次實驗結果「書面報告」分項成績扣分 50%,未有請假單相關證明者該次實驗結果「書面報告」分項成績扣分 100%。
課程講解、口頭報告「 缺席」扣分方式:(1) 出示請假單相關證明者「平時考核」學期成績扣分 15%,未有請假單相關證明者「平時考核」學期成績扣分 30%。 (2) 出示請假單相關證明者該次實驗結果「口頭報告」分項成績扣分 50%,未有請假單相關證明者該次實驗結果「口頭報告」分項成績扣分 100%。
註1:請假程序是否完成 將以校務行政系統上登載之請假記錄為準。
註2:每週上課「缺席」紀錄 皆會送交教務處登錄(每週由老師在校務行政系統的「線上點名」系統登錄)。若缺曠課累積缺課時數 達該科目授課總節數三分之一者,不得參加該科目期末考試(期末考將會被扣考、期末考試成績以零分計)。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10% : 平時考核 書面報告50% : 實驗結果報告 口頭報告10% 操作/實作25% 實驗心得網路討論 5%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課程教材:
許芳文編著,“光電實驗講義”,國立嘉義大學電子物理學系,2016。
參考書目:
1. Hecht, “Optics,” Addison Wesley.
2. Yariv, “Optical Electronics in Modern Communications,” Oxford.
3. Saleh & Teich, “Fundamentals of Photonics,” John Wiley.
4. Keigo Iizuka, “Elements of Photonics Vol. I & II,” John Wiley.
5. 吳光維編著,“光學實驗”,高立圖書公司,民國91年9月。 |
◎教材講義 請改以帳號登入校務系統選擇全校課程查詢方能查看教材講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