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所教育目標: 本系以培育生物資源科學人才為目的,教學理念上注重理論與實務並重,建立學生研究生物多樣性、生物與環境關係及生物資源特性之基礎,培養學生熟悉生物多樣性、物種及生存環境特性、保育珍稀物種與復育理論,使具有了解環境變異,保護環境與資源利用價值之能力,用以監測環境及生物多樣性,進而尋求永續利用生物資源的方法。本系教育目標分述如下:
1.奠定學生生命科學基礎研究之專業能力。
2.培養學生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生物資源永續利用之專業知能。
3.強化學生團隊合作與全方位學習之能力。
4.培育學生成為術德兼備、追求卓越與創新之人才。 |
◎核心能力 | 關聯性 |
1.具備觀察、資料蒐集、推理及創造之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2.具備發掘、分析及解決問題之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3.有效溝通與團隊合作之能力。 | 5 關聯性最強 |
4.培養人文素養、專業倫理責任、社會關懷與生活技能之能力。 | 4 關聯性稍強 |
◎本學科學習目標: 培育實作能力及科學態度,提昇對普通物理理論的概念建構、合作的態度與習慣,以及提昇工程計算機操作、Excel 計算能力 |
◎教學進度: |
週次 | 主題 | 教學內容 | 教學方法 |
01 09/17 | 預備週 | 分組(由班長指揮平均分成20組)、實驗室規則說明 | 講授。 |
02 09/24 | 1.1 數據處理
2.1 基本測量 | ●Excel數據處理及數據判讀的方法講解、實驗儀器操作介紹
● 實驗講解 | 講授。 |
03 10/01 | 2.1 基本測量 | ● 實驗講解
● 基本測量-長度、寬度、厚度、深度(工具:游標尺、螺旋測微器)
● 基本測量-質量、密度、曲率半徑(工具:天平、) | 操作/實作、講授。 |
04 10/08 | 4.2 自由落體 | ● 實驗講解
● 實驗 4.2 自由落體 | 操作/實作、講授。 |
05 10/15 | 4.5 單擺 (物理擺) | ● 實驗講解
● 實驗 4.5 單擺---簡諧運動週期量測 | 操作/實作、講授。 |
06 10/22 | 4.5 單擺 (物理擺) | ● 實驗講解
● 實驗 4.2 物理擺 | 操作/實作、講授。 |
07 10/29 | 3.1 Newton第二運動定律 | ● 實驗講解
● 實驗 3.1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質量、外力與加速度關係量 | 操作/實作、講授。 |
08 11/05 | 3.1 Newton第二運動定律 | ● 實驗講解
● 實驗 3.1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質量、外力與加速度關係量 | 操作/實作、講授。 |
09 11/12 | 3.4 力學振盪 | ● 實驗講解
● 實驗 3.4 力學振盪---簡諧振盪+阻尼振盪測量 | 操作/實作、講授。 |
10 11/19 | 期中考 | 期中考 | 討論。 |
11 11/26 | 3.4 力學振盪 | ● 實驗講解
● 實驗 3.4 力學振盪---簡諧振盪+阻尼振盪測量 | 操作/實作、講授。 |
12 12/03 | 4.4 轉動慣量
3.3 碰撞 | ● 實驗講解
● 實驗 4.4 轉動慣量---懸掛物及各形狀轉動慣量量測(1-11組)
● 實驗 3.3 碰撞(12-22組) | 操作/實作、講授。 |
13 12/10 | 4.4 轉動慣量
3.3 碰撞 | ● 實驗講解
● 實驗 4.4 轉動慣量---懸掛物及各形狀轉動慣量量測(12-22組)
● 實驗 3.3 碰撞(1-11組) | 操作/實作、講授。 |
14 12/17 | 4.9 弦振盪
5.2 金屬比熱 | ● 實驗講解
● 實驗 4.9 弦振盪---駐波測量(1-11組)
● 實驗 5.2 金屬比熱---平衡溫度、升溫曲線測量(12-22組) | 操作/實作、講授。 |
15 12/24 | 4.9 弦振盪
5.2 金屬比熱 | ● 實驗 4.9 弦振盪---駐波測量(12-22組)
● 實驗 5.2 金屬比熱---平衡溫度、升溫曲線測量(1-11組) | 操作/實作、講授。 |
16 12/31 | 操作驗收考試 | 操作考,每場次限10分鐘內完成 | 操作/實作。 |
17 01/07 | 操作驗收考試 | 操作考,每場次限10分鐘內完成 | 操作/實作。 |
18 01/14 | 操作驗收考試 | 操作考,每場次限10分鐘內完成 | 操作/實作。 |
◎課程要求: 無 |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10% 書面報告35% 操作/實作35% 作業/習題演練20% 補充說明:三次曠課或報告沒繳交,學期成績零分計算 |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實驗課本 : 林立弘編著,普通物理實驗,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