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02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212690006上課學制研究所碩士班
課程名稱高等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Policy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楊正誠(教育系)
學分(時數)3.0 (3.0)上課班級教政碩班1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選修
上課地點教育館 B03-206 授課語言英文
證照關係各種留學獎學金與公費考試 教育行政類高普考試 教育類研究所博士班入學考試晤談時間星期2第5節~第8節, 地點: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研究所所辦公室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0212690006
備 註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

◎系所教育目標:
進行本土化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在規劃與決策方面可行模式之研究,強化各國制度及經營管理的比較以提高國際觀,積極輔導中南部各級學校與中南部縣市教育局處建立研究合作關係,以行動研究導向協助教育局處解決重要教育問題並豐富其行政專業知識。
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建立以及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其具備獨立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從巨觀的層面來建立行政與政策發展的能力,並提供學生至教育局處等各單位的實習機會,自微觀的層面加強學生在學校等各種教育機構各面向經營管理的實務能力,重視財經知識的建立以提高各種資源應用的公平性及效率性。
◎核心能力關聯性
1.教育行政理論及實務的知能4 關聯性稍強
2.宏觀與國際化的教育政策視野4 關聯性稍強
3.做決定及教育經營管理之各項知能3 關聯性中等
4.從事高深教育學術理論研究的能力4 關聯性稍強
◎本學科學習目標:
本課程的目的是引導研究生瞭解目前國內外重要的高等教育行政與政策研究的理論、概念、政策發展、與研究議題。透過本課程對於高等教育的學術領域發展與重要議題進行閱讀、批判、分析、理解,啟發研究生對於高等教育領域的研究創意。當中的高等教育重要議題涵蓋:高等教育的政策發展、治理、入學、評鑑、排名、整併、公平、學生發展等議題。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09/19
課程內容簡介與評量方式說明教師簡報:Clark所界定的高等教育學的發展與領域分化。講授、討論。
02
09/26
台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改革陳伯璋、蓋浙生(2005)Ch1講授、討論。
03
10/03
學術自由與大學法陳伯璋、蓋浙生(2005)Ch5講授、討論。
04
10/10
大學自治與公立大學法人化陳伯璋、蓋浙生(2005)Ch6講授、討論。
05
10/17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陳伯璋、蓋浙生(2005)Ch7講授、討論。
06
10/24
大學多元入學制度的影響與公平田芳華、傅祖壇(2009)講授、討論。
07
10/31
高等教育新興議題:大學繁星計畫執行成效之探討楊玉惠(2011)講授、討論。
08
11/07
大學組織結構與運作陳伯璋、蓋浙生(2005)Ch8講授、討論。
09
11/14
學費政策與大學經營陳伯璋、蓋浙生(2005)Ch11講授、討論。
10
11/21
高等教育學費政策的公平合理性戴曉霞(2008)講授、討論。
11
11/28
大學學生事務的理論與應用陳伯璋、蓋浙生(2005)Ch12講授、討論。
12
12/05
大學學生事務的行政與實務陳伯璋、蓋浙生(2005)Ch13講授、討論。
13
12/12
大學畢業生出路之探討田弘華、田芳華(2008)講授、討論。
14
12/19
大學評鑑的興起、模式與問題陳伯璋、蓋浙生(2005)Ch15講授、討論。
15
12/26
大學研究產出指標之研究王如哲、楊國賜(2006)講授、討論。
16
01/02
大學學術排名的國際現狀與未來展望王如哲(2006)講授、討論。
17
01/09
期末報告I修課同學進行期末報告講授、討論。
18
01/16
期末報告II修課同學進行期末報告講授、討論。
◎課程要求:
1.每一修習本課程之同學均需要輪流進行每一週閱讀文獻的導讀,簡短的報告該文獻的內容、心得、反思,以及所發現的問題。其餘同學則需閱讀當週文獻,並且提出閱讀過程的1到2項問題。 2.期末報告則是每一位同學選取與本課程相關的高等教育議題,例如學術自由、多元入學、繁星計畫、大學評鑑、學生學習等,收集10篇文獻,其中至少有2篇文獻為英文,文獻來源的中文部分以具雙外審制學術期刊為主。文獻來源的英文部分,則以高等教育領域的重要英文期刊為主,例如: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 3.期中考週,請每一位同學提出期末報告想要選取的報告主題,以及所收集的文獻清單一份,與授課老師討論是否適當。 4.本課程缺席5次以上,期末成績不及格。請假請先EMAIL告知授課教師。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30%
書面報告40%
口頭報告3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1. 陳伯璋、蓋浙生(2005)(編)。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台北:高等教育。
2. 戴曉霞(2008)。政府失靈與市場失靈:台灣公私立大學學費政策及其問題之剖析。高等教育,3(1),81-128。
3. 田弘華、田芳華(2008)。誰升學?誰就業?誰失業?大學畢業生出路之探討。教育政策論壇。11(4),33-62。
4. 王如哲、楊國賜(2006)。大學研究產出指標之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9(4),631-653。
5. 王如哲(2006)。大學學術排名的國際現狀和未來展望。教育政策論壇,9(4),1-20。
6. 田芳華、傅祖壇(2009)。大學多元入學制度:學生家庭社經背景與學業成就之比較。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4(1),209-233。
7. 楊玉惠(2011)。大學繁星計畫執行成效之探討。高等教育,6(1),79-110。

補充教材:
1. Clark, B. R. (1973). Development of the Soci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Sociology of Education, 46(1), 2-14.
2. Astin, A. W. (2002). Assessment for Excellence: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estport: ORYX Press.
3. Altbach, P. G. & Balan, J. (2007). (Eds.). World Class Worldwide: Transforming Research Universities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4. Pascarella, E. & Terenzini, P. (2005). How College Affects Students (Vol. II): A Third Decade of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5. Paulsen, M. B. & Smart J. C. (2011).(Eds.), The Financ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Research, Policy, and Practice. New York: Agathon Press.
6. Kerr, C. (1963). 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 Boston,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7. Gumport, P. J. (2007). Soci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Contributions and Their Contexts. Baltimore, MD: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8. Berger, J. B. (2000).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t Colleges and Student Outcomes: A New Perspective on College Impact. 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 23(2), 177-198.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