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01學年度第2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125690001上課學制進修碩士班
課程名稱質的研究 Qualitative Research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陳珊華(教育系)
學分(時數)2.0 (2.0)上課班級教政碩專1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必修
上課地點教育館 B03-204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晤談時間星期3第5節~第8節, 地點:I202-2 (2F電梯向右走到底)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0125690001
備 註書面形式:文本分成五部份,包含緒論、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討論、建議五部份。
以12號字體,APA格式呈現。
本課程之教學主題、內容或活動是否與性別平等議題有相關之處:否

◎系所教育目標:
進行本土化教育行政與政策發展在規劃與決策方面可行模式之研究,強化各國制度及經營管理的比較以提高國際觀,積極輔導中南部各級學校與中南部縣市教育局建立研究合作關係,以行動研究導向協助教育局解決重要教育問題並豐富其行政專業知識。
強化學生基礎知識的建立以及研究方法的訓練,使其具備獨立研究的能力,培養學生從巨觀的層面來建立行政與政策發展的能力,並提供學生至教育局等各單位的實習機會,自微觀的層面加強學生在學校等各種教育機構各面向經營管理的實務能力,重視財經知識的建立以提高各種資源應用的公平性及效率性。
◎核心能力關聯性
1.教育行政理論及實務的知能2 關聯性稍弱
2.宏觀與國際化的教育政策視野3 關聯性中等
3.做決定及教育經營管理之各項知能2 關聯性稍弱
4.從事高深教育學術理論研究的能力4 關聯性稍強
◎本學科學習目標:
(一)、認識質性研究的意義與相關學理背景。
(二)、瞭解與運用質性研究的相關運用策略,並能比較其間的差異。
(三)、完成一個前導性之質的研究。
(四)、培養批判省思的研究態度。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02/22
課程介紹課程介紹
分組
講授、討論。
02
03/01
認識質性研究李政賢譯,Ch1講授、討論。
03
03/08
質性研究的內涵李政賢譯,Ch2講授、討論。
04
03/15
研究計畫的架構李政賢譯,Ch3講授、討論。
05
03/22
質性研究的類型(一)質性研究的類型:個案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相關論文介紹講授、討論。
06
03/29
質性研究的類型(二)質性研究的類型:訪談研究法、生命史研究法、自傳、敘事研究法相關論文介紹講授、討論。
07
04/05
民族掃墓節放假一天慎終追遠。
08
04/12
質性研究之研究設計構思期末小研究的主題
研究目的的撰寫
講授、討論。
09
04/19
進行觀察與蒐集實物李政賢譯,Ch4
練習觀察
講授、討論。
10
04/26
半結構訪談李政賢譯,Ch4
觀察記錄分享
講授、討論。
11
05/03
焦點團體訪談李政賢譯,Ch4
訪談大綱研擬
練習訪談
講授、討論。
12
05/10
質性研究之資料分析李政賢譯,Ch5
訪談結果分享
撰打逐字稿
介紹質性資料處理軟體
講授、討論。
13
05/17
質性研究報告之撰寫李政賢譯,Ch6
整理訪談資料
講授、討論。
14
05/24
質性研究的品質李政賢譯,Ch7
質性報告撰寫與討論
講授、討論。
15
05/31
期末報告(一)報告者需於前三日將簡報檔案上傳
報告15分鐘、評論3分鐘
口頭報告、討論。
16
06/07
期末報告(二)報告者需於前三日將簡報檔案上傳
報告15分鐘、評論3分鐘
口頭報告、討論。
17
06/14
期末報告(三)報告者需於前三日將簡報檔案上傳
報告15分鐘、評論3分鐘
口頭報告、討論。
18
06/21
期末總檢討月底之前上傳期末書面報告與簡報檔討論。
◎課程要求:
1.指派的中文讀物,並寫出五個問題或心得,以一頁為限。
上課前上傳至教學平台。
2.介紹不同的質性研究類型
報告重點在「研究方法」與論文舉隅(每人一份論文)
3.期末報告:個別完成前導性的小研究,並指派一位同學評論研究報告。
報告前需上傳簡報檔案;完整的書面檔案於六月底前上傳。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30% : 要求學生每週課前必須先行閱讀提供的資料,然後提出心得或五個問題,並於課堂上提出來討論,這部份的要求,有助於各位奠基研究的能力。
書面報告30% : 期末報告是讓學生試著完成一個小型的質性研究,最後要寫成全文檔。書面形式:文本分成五部份,包含緒論、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討論、建議五部份。以12號字體,APA格式呈現。報告的題材可包羅教育行政、教育政策、國際化與經營管理等題材。
口頭報告20% : 這是個綜合式的作業,以前述書面報告為基礎,但口頭報告要以簡報檔呈現。ppt能否呈現報告內容的重點?口語表達的清晰程度,其他同學提問時的回應,都是老師評分的依據。
學期中老師會讓同學根據不同類型的研究方法,找一份完整的論文作介紹,學生依照研究方法找的題材眾多,報告後再經過充分討論,每位同學都需要貢獻意見,口頭尚無意見者,就以紙本呈現意見,於下回上課時繳交。 20%

補充說明:書面形式:文本分成五部份,包含緒論、文獻探討、研究方法、研究結果與討論、建議五部份。 以12號字體,APA格式呈現。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2000)。質的研究方法論。高雄:麗文。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夏林清譯(2000)。行動科學。台北:遠流。
徐宗國譯(1997)。質性研究概論。台北:巨流。
陳向明(2000)。社會科學研究。台北:五南。
陳向明(2001)。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台北:紅葉。
陳惠邦(1998)。教育行動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甄曉蘭(2003)。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國小戲劇創作課程之教學轉化。台北:師大書苑。
齊力、林本炫編(2003)。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嘉義:南華大學社會所出版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鄭同僚譯(2003)。教育研究的批判俗民誌-理論與實務指南。台北:高教。
嚴祥鸞主編(1998)。危險與秘密-研究倫理。台北:三民。
顧瑜君譯(1998)。質性研究寫作。台北:五南。
Flick, U.著、李政賢、廖志恆、林靜如譯(2007)。質性研究導論。台北:五南。
Lichtman, M.著、江吟梓、蘇文賢合譯(2010)。教育質性研究實用指南。台北:學富。
(二)英文
Bogdan, R.C. & Biklen, S. K. (1998). 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 (3rd
E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Newbury Park, CA:
Sage
Denzin, N. & Lincoln, Y. (Eds.) (1998).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Denzin, N. & Lincoln, Y. (Eds.) (2000).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 Newbury Park, CA: Sage.
Morse, J. M. (1998). Designing funde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Denzin, N. & Lincoln, Y. (Eds.) (1998). Strategies of
qualitative inquiry (pp. 56-85). Newbury Park, CA: Sage.
Keeves, J. P. & Lakomski, G. (Eds.). (1999).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Newbury Park, CA: Sage.
LeCompte, M. D., Millroy W. L. & Preissle, J. (Eds.). (1992). The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education.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Lincoln, Y. S. &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CA: Sage.
Patton, M. Q. (1990). 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 (2nd ed.). Newbury Park, CA: Sage.
Silverman, D. (2000). 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 A practical handbook. California: Sage.
Strauss, A. & Corrbin, J. (1990). 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Grounded theory procedures and techniques. Newbury
Park, CA: Sage.
Spradley, J. P. (1979). The ethnographic interview.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ich College Publishers.
Spradley, J. P. (1980).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