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嘉義大學100學年度第1學期教學大綱

課程代碼10016640001上課學制進修學士班
課程名稱諮商實習(I) The Practicum of Counseling (I)授課教師 (師資來源)沈玉培(輔諮系)
學分(時數)2.0 (4.0)上課班級進學班輔諮系4年甲班
先修科目必選修別必修
上課地點側棟教室 C208 授課語言國語
證照關係本課程為輔導與諮商學系大學部課程學習之應用與結果展現課程。晤談時間星期1第6節~第6節, 地點:林森校區輔諮系辦 星期1第9節~第9節, 地點:林森校區輔諮系辦 星期2第3節~第4節, 地點:民雄校區初教館B421
課程大網網址https://web085004.adm.ncyu.edu.tw/Syllabus/Syllabus_Rpt.aspx?CrsCode=10016640001
備 註

◎系所教育目標:
本學系由原嘉義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系的輔導組調整而成,民國89年成立「輔導學系」,民國94年正式更名為「輔導與諮商學系」,並於同年經教育部核定成立進修學士班。本學系課程結構重視輔導與諮商領域專業知能的傳授,注重理論與實務的配合,致力於輔導與諮商實務工作與學術研究。
◎核心能力關聯性
(Space)(Space)
◎本學科內容概述:
本課程擬以諮商實務,安排學生進行臨床諮商實習,透過實際接案並投入輔導與諮商領域之實務工作,統整學生大一至大三之所學輔導與諮商相關專業知能與技術;並在同儕、團體與教師的督導下,訓練學生勝任個別、團體諮商與其他諮商相關專業之工作。
◎本學科學習目標:
1.統整輔導與諮商之理論與技術
2.熟悉個案諮商之流程(含intake、接案、評估、診斷與處遇)
3.提升個別與團體諮商技巧的應用能力
4.培養專業諮詢的能力
5.學習擬定全面性的學生個別輔導與諮商計畫
6.認識臨床上輔導與諮商機構的運作、特色與資源
7.實踐諮商倫理
8.提升專業與個人層面之自我覺察與統整
◎教學進度:
週次主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01
課程介紹課程內容與要求之介紹講授、實習。
02
諮商實務歷程之回顧諮商的歷程與策略、接案的流程、個案概念化與紀錄講授、實習、討論。
03
實習座談1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實習、討論、報告。
04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實習工作簡報#1)實習。
05
團體督導1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實習、討論、報告。
06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實習。
07
團體督導2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實習、討論、報告。
08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實習工作簡報#2)實習、報告。
09
(期中)實習座談2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諮商晤談評估報告#1)實習、討論、報告。
10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實習。
11
團體督導3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實習、討論、報告。
12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實習工作簡報#3)實習、報告。
13
實習座談 3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實習、討論、報告。
14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實習。
15
團體督導4分享討論實習歷程之學習與困境&個案督導實習、討論、報告。
16
諮商實務實習諮商實務實習(諮商晤談評估報告#1)實習、報告。
17
個案研討分組報告 1進行個案研討分組報告,並帶領討論實習、討論、報告。
18
個案研討分組報告 2進行個案研討分組報告,並帶領討論實習、討論、報告。
◎課程要求:
(Space)
◎成績考核
課堂參與討論10%
書面報告40%
實習30%
個案研討分組報告 20%
◎參考書目與學習資源
伍育英、陳增穎、蕭景容譯(2006)。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麗文文化。
李玥如等合譯(2005)。諮商與心理治療理論的案例應用。台北:雙葉書廊。
林正文(2001)。認知行為治療——用歷史故事詮釋的一項嘗試。台北:五南。
林美珠、田秀蘭合譯:(2000) 助人技巧:探索、洞察與行動的催化。學富文化公司。
陳金定:(2001) 諮商技術。心理出版社。
許維素(1998)。焦點解決短期心理諮商。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潘貞妮譯(2006)。 諮商與心理治療的歷程與實務:各種技術的探討。台北:麗文文化。
鍾瑞麗譯:(2004) 助人歷程與技巧:有效能的助人者。雙葉書廊公司。
譚智華、李瑞玲(1996)。你在做什麼? 成功改變自我、婚姻、親情的真實故事。台北: 桂冠。
Egan, G. 原著。曾端真校訂,鍾瑞麗譯。(2004): 助人歷程與技巧:有效能的助人者。臺北。雙葉書局。

American Counseling Association (2005). ACA Code of Ethics. Retrieved July 4, 2007, from http://www.counseling.org/Resources/CodeOfEthics/TP/Home/CT2.aspx
Archer, J. Jr., & McCarthy, C. J. (2006). Theories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NY: Pearson.
Burns, D. D. (1999). Feeling good: The new mood therapy. NY: HarperCollins.
Corey, G. (2009).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8th ed.). Pacific Grove, CA: Thomson Brooks/Cole.
Corey, G. (2006). I never knew I had a choice: Explorations in personal growth. Pacific Grove, CA: Thomson Brooks/Cole.
Glasser, W. (1998). Choice theory: A new psychology of personal freedom. NY: HarperCollins.
Sharf, R. S. (2006). Theories of psychotherapy and counseling: Concepts and cases. Pacific Grove, CA: Thomson Brooks/Cole.
Sweeney, T. J. (1998). Adlerian counseling: A practitioner’s approach(4th ed.). Philadelphia, PA: Taylor & Francis.
Wubbolding, R. E. (2000). Reality therapy for the 21st century.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1.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使用正版教科書並禁止非法影印。
2.請重視性別平等教育之重要性,在各項學生集會場合、輔導及教學過程中,隨時向學生宣導正確的性別平 等觀念及尊重多元性別,並關心班上學生感情及生活事項,隨時予以適當的輔導,建立學生正確的性別平等意識。